河南燴面品牌來看看面品的發展
從明代到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刀切面、刀削面是民間、館業面食的主要制法,抻面、拉面成為特殊工藝,哺饦之法更是很少有人采用。以致很多人把燴面這個哺饦的演變和再現認為是燴饃的演變,更有人認為是自己飯店的自創,這其實是歷史造成的誤會。
在1956年之前,鄭州乃至河南省內,還沒有一家主營羊肉燴面的面館或者攤位,桶裝河南燴面了解到很多老鄭州人并不知道鄭州有燴面這么個面食品種。1956年公私合營后,鄭州市飲食公司成立合記燴面館,成為省內家以羊肉燴面為專營品種的面館。
相對于傳統中餐,燴面這種新型飲食品種方便、快捷,故迅速顛覆了之前河南人吃面的習慣。再加上鄭州便利的交通條件,南來北往的旅客多,燴面這種頗具地方特色的飲食便成為旅客選擇。改革開放后,隨著蕭記、裕豐源、匯豐源、巴老三、76人等燴面館的加入、擴張,使得燴面迅速成為鄭州的全民食品,成為鄭州乃至河南的飲食代表。
掰著指頭算算,燴面正式被作為一個單有品種出現、河南燴面生產了解到一個單有品牌經營,從1956年至今,不過近64年光景。